电气采购网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添动力

   日期:2023-04-19     浏览:74    评论:0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农业产业集群壮大,再到农民致富增收,都需要电力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保障作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规划建设农村电网,接续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普遍服务水平、乡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了禾下乘凉梦

  3月28日,超级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湖南省衡南县向阳桥街道青竹村基地(以下简称衡南基地)。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7时30分,58岁的陈太佳穿着雨衣、雨鞋,来到衡南基地。他是这块35亩试验田的“超级保姆”。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是袁隆平院士生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的攻关目标。从2019年开始,衡南基地就承担了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超高产攻关试验示范任务。

国网湖南衡南县供电公司员工在袁隆平杂交水稻试验基地了解育秧用电需求。

  18座覆盖着地膜的小拱棚在一块试验田上依次排开,每两座拱棚之间有一条宽约20厘米的排水沟。陈太佳拿着铁锹时不时通一下排水沟。试验田边上,供电员工正检查维护供电线路和设备。

  “秧好半年禾。让今年的水稻产量更上一层楼,以更高的产量告慰袁老,我们就要育好秧。最近几天连着下雨,田里要及时抽水,防止淹掉秧苗。我早上给供电公司打电话请他们帮忙看看电力线路,保证到时候用电可靠。”陈太佳说,“他们都是随叫随到。”

  衡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当时我们在全县找了10多个地点为衡南基地选址,最后选定了这里。一是因为这里能代表衡南县的气候条件。二是水源有保证,旁边有两个比较大的水塘,而且供电公司帮忙架设了机井线路,有相对独立的排灌系统,旱涝保收。三是这里的土壤厚度好,属于黏质土,保肥保水性能较好。”衡南基地技术负责人甘宗恒介绍。

  连绵春雨落在试验田上,瞬间消失不见。“种水稻最重要的就是水,你看这里现在还是土地,但到插秧时,田里要有5~10厘米的水才行,对试验田灌溉来说,电力必不可少。”甘宗恒说。

  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在早稻种植上,衡南基地选用了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产量潜力较大、生育期适中、抗性好的早稻品种“柒两优785”。2022年,该基地早稻亩产达686.89公斤,刷新世界纪录。

  “‘柒两优785’具有有效穗多、分蘖力强、剑叶直立、谷粒饱满等特点,而且淀粉含量高,是米粉加工稻品种。”甘宗恒介绍。仔细观察拱棚里冒出的星星点点的白色稻芽,他拿出本子记录:“3月28日,小雨,气温12摄氏度,有稻种发芽,白色,刚刚钻出地皮。”自3月22日播种以来,他每隔两天就要来基地观察、记录育秧情况。“最近这几天气温偏低,一定要确保地膜完整,不能有孔洞,保证发芽温度。”记录完后,他对陈太佳叮嘱道。

  基地高产攻关,由技术负责人定下具体的技术策略、种植方法。“在播种、移栽、施肥、喷药、田间管理等环节,我们尽量做到标准化操作,除此之外不会用特殊方法。”甘宗恒总结道,“实施精细化管理,但不特殊化管理。整个过程与普通农民正常种植差别不大,这样才能体现出示范推广价值。”

  陈太佳作为具体实施人,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执行。“从3月份开始准备播种育秧,一直到11月份晚稻收割完成,我每天都要在田里。这是关乎饭碗的事,对于老百姓来说,吃饭就是天大的事。”陈太佳对试验田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衡南基地的杂交水稻试验对端牢中国饭碗意义重大。我们制订了专门的保电方案,定期组织员工巡检基地供电线路和设备,助力基地水稻稳定高产。”衡南县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严标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目前,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主流技术是袁隆平院士团队提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技术,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2020年11月,袁隆平院士在衡南基地种植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公开测产时表示:“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比现有的高产杂交稻要增产10%~20%,就是增产100公斤以上。我们全国有2亿5000万亩的杂交稻,如果每亩增产100公斤,可以增产几百亿公斤,增产半个湖南省的粮食产量。”

  “对于袁老提出的双季亩产1500公斤目标,我们非常有信心。到那时,禾下乘凉将不再是梦。”甘宗恒坚定地说。不远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标语清晰可见。

双孢菇产业绵延“山海情”

  3月下旬的宁夏平原春意盎然、阳光明媚。正午刚过,在位于闽宁镇的宁闽合发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将刚刚采购来的麦秸秆、玉米秸秆、鸡粪、牛粪等原料堆积混合,为双孢菇培养料发酵做最后的准备。

  35岁的基地负责人何龙蹲下来仔细查看原料品质,眼神中充满期待。“混合后的培养料经过21天发酵,便可以加入菌种,运到菇房培养菌丝,再过上40多天,就能产出第一茬双孢菇。”何龙说,目前基地共有14间大型标准化菇房,每间可种植蘑菇680平方米。“今年,我们打算‘火力全开’,14间菇房滚动种植双孢菇,预计全年共种植4季,总产量超过800吨,总收入有望突破1000万元。”他兴奋地说。

国网宁夏电力员工检查蔬菜种植基地供电线路。

  从1999年第一批菇农在福建援宁工作队专家的指导下建起菇棚,发展双孢菇种植产业,到2018年宁夏、福建两地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来自福建的专家帮助基地进行项目设计、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双孢菇种植业在闽宁镇走出了一条从农户个体种植向规模化生产转型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电力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现代化农业设备的推广应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我在村里建起了第一座菇棚,架起菇床种下240平方米双孢菇,最终总共收了4茬菇,一下子赚了7000元。”今年55岁的刘昌富是闽宁镇园艺村种植双孢菇的第一人。虽然当年收成不错,但背后的辛苦只有老刘自己知道。“最难的就是控制菇棚内的温度、湿度。当时只能用土办法,一天到晚盯着棚子里的温度计和湿度计,靠人工加水、通风,为菇棚调温调湿,忙起来真是不分昼夜。”回忆起当年种蘑菇的经历,刘昌富坦言“那是一件苦差事”。

  那时,起早贪黑围着蘑菇转的刘昌富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家菇棚里种的双孢菇,有一天会长在智能化、工厂化、标准化的菇房中。

  “过去几年,我们感受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闽宁镇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些变化有力支撑了包括双孢菇种植在内的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在何龙看来,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为闽宁镇双孢菇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

  与最初种植双孢菇的农户相比,何龙笑称自己是一名“新时代菇农”。说话间,他走进一间大型标准化菇房,一手指向位于菇房上方的通风管道。据他介绍,那是基地前些年专门采购安装的智能化温湿度控制设备,能够实现对菇房内温度湿度的全天候监测,并利用压缩机等装置,实时调节菇房内温度湿度,确保双孢菇处于18摄氏度、85%湿度的最佳生长环境。

  “这样的智能化种植手段,一刻也离不开电的支持。”何龙说,目前,双孢菇栽培基地共安装智能化温湿度控制设备11套,单套功率达40千瓦;基地还配备了抛料机、上料机、牵引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这些年,为更好地服务菇房内设备用电,当地供电公司先后帮助基地安装1台315千伏安变压器和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做好日常供电服务,有力支撑双孢菇产业发展。

  “有了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作保障,我们还投资建设了现代化冷藏库。从菇房中采摘下来的新鲜蘑菇可先保存在冷藏库中,当天再由冷链车统一运往宁夏、内蒙古、甘肃等地的大型农贸市场或超市。蘑菇品质提高了,不愁卖上好价钱。”何龙说。

  关于蘑菇的山海情缘仍在延续。在闽、宁两地农业科学院所的共同努力下,“宁夏智慧食用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基地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共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超过60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至3000元。”何龙说。

  “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双孢菇!我现在在基地里从事抛料、拌料工作,每个月收入比之前在葡萄园打零工翻了将近一番,家里还盖起了二层小楼,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谈起双孢菇给自家生活带来的变化,木兰村村民白银科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闽宁镇双孢菇已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业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未来,我们打算围绕双孢菇,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推动蘑菇种植、菌类产品加工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进一步做大闽宁镇双孢菇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带领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何龙满脸自信地说。

一片叶子变身共富“金钥匙”

  春归茶园,清香四溢。4月6日,在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万亩茶园,数百名采茶工背着竹篓,娴熟地按照“一芽一叶”的标准采摘。穿着红马甲的供电员工也来到茶园,对用电线路和重要用电设备开展安全检查。

  3月下旬以来,安吉县30%的白茶进入采摘期。黄杜村被誉为“中国白茶第一村”,全村白茶种植面积达1.2万亩。“茶树还小,第一次采茶不求量,只摘最顶上的嫩芽,促进茶树横向生长、越长越壮。”采摘现场,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叮嘱采茶工。从担任黄杜村党总支书记至今,盛阿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领全村人做精白茶文章。

国网浙江电力员工协助客户监控制茶工序。

  “以前炒茶叶都是用柴火,几十口大铁锅,一口锅需要两三人操作,烧火添茶、抡铲翻炒,还得手动看火加柴,火候掌握不好,炒出的茶叶品质不好,价格也不高。”盛阿伟说,从2015年开始,当地改用电炒茶,更加清洁、环保、高效,产量也一下翻了好几倍,去年黄杜村白茶产量102吨,销售额1.4亿元。

  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当地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坚持生态优先、适度种植,在加工、炒制环节注重节能环保,因为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

  在制茶车间,安吉县晨溪山茶厂负责人金忠富查看刚刚采摘来的青叶,仔细挑选,确保茶叶品质上乘。同时,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安吉)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运用智慧用能平台采集制茶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为客户提供能耗分析和用能方案。客户可利用“智慧用能”APP,一键查看并控制白茶炒制的时间、温度和湿度,让炒茶工艺精准可控。

  “现在春茶采摘逐渐进入旺季。用电可靠,茶叶生产更有保障。”金忠富说,有任何用电问题,一个电话,供电员工随叫随到。

  随着安吉白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茶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面临更高的要求。“针对白茶苗栽培基地,我们推行茶园电力水泵灌溉技术,按照网格划分配电变压器,实现低压供电线路全覆盖,确保排灌有电用、电好用。白茶炒制期间,我们实行双电源模式,推广电气化设备,推进‘机器换人’和‘智慧用能’深度融合,提升用电质量。”安吉县供电公司梅溪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姚波说。

  安吉人将生态资源和茶文化结合,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衍生出乡村旅游等产业,提升了白茶产业的附加值,带动了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盛阿伟介绍,在黄杜村,村民不仅卖白茶,还卖起了茶山风景和茶饮文化,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4万元。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当地供电公司还在村里建设了智能化生态配电网,助推白茶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